Chapter 3: 学业风云

记得我在之前的一篇blog中提到,Tulane一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授Professor Reese总是会在开课之前在黑板上良苦用心地写下,Thought of Day,然后这么有辨识的人的故事顿时就得到了别人的附和。我还是很乐得见到这样的回响,至少说明,Reese成功地将自己的个人品牌打造的深入人心。

说实话,关于学业生活,真的是平淡无奇,波澜不惊。每天都是在重复上演着同样的戏码。Monday to Thursday, 上午下午,上课下课,学生和教授都是在循规蹈矩地遵循着学期开始就制定的Schedule一步一步地走着。这就是学生生活最真实的写真,不需要有抱怨,也没必要谴责。那些五光十色炫目多彩的Party生活只能算作是学生生涯的点缀。生活,不管在哪里,它都是生活。如何将生活变得有意义,变得丰富多彩,完全取决于你自己。Reach out for more social, or stay in library to study well,没有绝对的对与错,没人知道你会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多远,取得什么样的成就。

识不多则多虑,威不足则多怒,信不足则多言。

上面的话跟这篇blog的主题毫不相关,只是突然想起,就记下作为插曲。

提起MBA,不得不提到的一点,就是该项目对Teamwork的重视。就像我Managing People的教授所说,他曾经去过很多地方,基本上不管他走哪儿都能看到一种叫做Leadership 或者 Teamwork的神奇生物的存在,这生物可能是书,也可能是杂志,也可能就是电子广告,反正就是,关于团队的所谓建议和智慧现在充斥了各个角落,无所不在,无孔不入。当时觉得他夸大其词,不过事后一想也确属属实。在Freeman,基本上所有的课都会有实战的project,短兵相接真枪实战,若非凝聚团队的力量,单靠个人着实吃力。在最“顶峰”时期,我曾经同时在6个组里面,而且在其中的3个里面都是take lead.可想而知当时我的忙碌程度和压力之大。身边的朋友听我提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I am so busy… 但如今回首望,我很感激那段需要天天跟队友争辩和讲解的日子,我的英语口语就是在这些面红耳赤的较劲中突飞猛进一日千里。中国古话说的好,不打不成交。也正是通过这些辩论,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peer,真正从他们身上学到你没有的东西。

怀旧,不是因为那个时候多美好,而且我们曾经年轻过。

盗用马苏微博上的一句话,希望练姐姐千万别介意,哈哈。

我好朋友曾经跟我归纳总结留学生的生活,不是变成旅游党,要不就是美食家。暴走党如我朋友rosemary者,婚前勤俭节约精打细算,在有限的资金富余中将整个欧洲完了个遍;美食家如我台湾的一帮朋友,吃乃他们人生一大乐事,更何况是在各种美食餐厅林立栉比的著名旅游城市New Orleans。我很欣赏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,认真地去发现细节美,在平淡中创造回忆。何乐不为?

提到Freeman的学术生活,教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不得不提。论起规模,Freeman MBA自然不能于Harvard上千人的班级相提并论,但是也正是它的小群体当初吸引着我。这边的教授很乐意跟学生之间互动,break时间都是见缝插针地找学生聊天。当然,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课程结束时,学生要给教授打分,这些反馈都将会下届学生选课的依据。这种教授和学生之间的熟悉度,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课堂上的活跃程度。

 

Written By,
冯清博,MBA 2年纪,Tulane Freeman Business School,New Orleans,LA。
写于2012.10.4日

PS, 臭美下,图片是今年我过生日时候做的烘烤,想当年还对Baking如痴如狂,每天没事儿就在Youtube上捣鼓那些instruction Video.也就半年时间吧,现在那些Bakingware早已是灰尘漫记无人问津,想来着着实可怜。不由想起班婕纾的《团扇》,常恐秋节至,凉意夺炎热。弃捐箧笥中,恩情中道绝。好吧,又开始琼瑶风了,哪有那么凄凉啊.看客就乐得一微笑吧

Tags: